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天弘基金发布了《ETF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指出,2004年国内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仅为54亿元,此后一路高速发展,净值整体呈现出稳健上升的态势,并在2020年首次突破10000亿元。ETF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而且以低费率、高效率的优势在指数基金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及对外开放等战略目标的多重红利影响下,国内ETF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国内ETF规模已达14908亿元,占全部基金净值比重为5.6%,从产品数量来看,自2004年以来国内ETF数量逐年增加,在2014年首次突破100只,2019年突破200只,到2022年10月31日,国内ETF数量已达到747只。
据了解,该报告梳理了中国ETF行业发展的18年历史进程,从规模、数量及标杆ETF、ETF投资者行为数据分析四方面介绍了国内ETF行业的现状。
2004年12月,我国第一只ETF推出——上证50ETF,拉开了我国ETF发展的序幕。此后,从ETF跟踪标的类型来看,非货币ETF的类型从单一股票ETF扩展到了股票、债券、跨境和商品ETF;从非货币ETF数量来看,2020年以来的数量增长显著加快,近2年时间接近翻倍。在纳入报告统计的747只产品中,货币型ETF有27只,债券型ETF有17只,另类投资(黄金、能源等)有19只、股票型ETF有598只。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指出,近几年的结构化行情使得行业主题ETF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18年至2022年10月底,行业主题ETF规模增长了4189.03亿元。截至2022年10月底,行业主题ETF几乎占据股票ETF的一半,占比接近50%。
对于行业主题ETF的“崛起”,天弘基金表示,ETF及指数基金作为工具型产品,具备透明、费率相对较低、分散投资等优势,为投资者参与权益市场提供了很好的选择,近年来发展迅猛。同时,主题类ETF或者指数基金,尤其是投向国家战略领域的产品,通过将二级市场资金配置到特定方向,实际上也服务了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这些主题类ETF和指数基金,伴随着国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相关公司的股价上涨,也有望为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带来回报。
报告同时指出,近几年交易所和基金公司共同开发了许多跨境ETF产品。除了港股ETF,还包括以标普500、纳斯达克100、日经225、德国DAX30等国际重要市场指数为跟踪目标的跨境ETF,涵盖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市场。
此外,报告还给出了国外ETF市场发展的概况,对比美国市场的数据发现,中国ETF市场未来的潜在增长空间仍十分巨大。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美国市场上2570只ETF的合计资产规模约为7.2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ETF市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此前在第十六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将迎来巨大机遇。一是《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养老金和FOF对公募行业发展和长期资金的引入意义深远,指数化投资尤其是ETF将会成为养老金配置的重要选择;二是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指数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三是绿色、ESG及碳中和等可持续发展投资渐成共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指数化投资拓展了更大空间。(马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