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工程评估、信贷审批等数字金融领域的积极应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2024中关村论坛金融科技论坛上说。
李明肖表示,监管部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识别风险、股东股权关联关系和资金往来,有效提高监管效率。金融管理部门将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人工智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强化数字治理。
数字化治理让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更为便捷。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龙湾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化改革牵引下,该行探索打造“科技赋能、数字得贷”小微金融服务特色模式,构建“作战有图、脚下有路、心中有数、触达无忧”的数字服务链,通过数字系统支撑形成网格走访格局,让客户经理深入开展走访,加强惠企政策传达,精准掌握融资需求,并利用“贷款码”“企业码”等数字工具建立“限时办结、一次办好”办贷机制,让企业能够快速获贷。
“科技嵌入金融提升了金融效率。科技提升了跨期资源配置金融功能,增加了信用风险甄别能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科技加强了支付和清算功能,提升了支付和清算效率。科技进步与金融发展紧密相连,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持市场化道路,积极拥抱科技并加强法治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说。
目前,金融科技企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金融科技在京企业有1800余家,其中上市企业6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64家。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北京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智能贷款审批、信用贷款等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3年ESG报告显示,在小微金融领域,奇富科技搭建了小微用户识别和行业推理框架。这一框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大语言模型,通过精准优化模型参数和算法,显著提升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在技术的推动下,2023年,奇富科技协助金融机构向泛小微用户提供了1600多亿元信贷支持,泛小微信贷规模占比高达34%。
人工智能在提高金融行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面临安全性挑战。“大模型的引入虽能增强金融服务,但也存在输出不可控、不可信的问题,增加了金融安全风险。未来,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应着力解决安全问题,发挥中国在知识和算法上的优势,构建安全可靠的金融科技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说。
如何应对安全挑战,乐信首席技术官陆勇表示:“生成式AI大规模应用,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妥善避免科技伦理失范,比如隐私侵犯、透明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金融市场公平性受损。需要建立更严格的隐私保护制度,搭配解释性高、透明度高的算法以及策略规则,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算法的解释性和透明性,让算法在金融场景下高度可控,用户隐私得到更有效保护。”(本报记者 彭 江)